李梓宾是一名来自佛山市禅城区的广东诺安律师事务所的律师,也是一名“1+1”中国法律援助志愿者。今年8月,是他在贵州省黔南州罗甸县服务的第2个年头。这位土生土长的佛山人,早已把他乡作故乡。如今,他已能说着一口流利的贵州方言,和当地群众拉家常、话里短股票配资平台查询,相处得分外融洽。两年来,李梓宾扎根罗甸,走村串寨,用专业的法律知识和真诚的为民情怀,为当地群众解决了一个个法律难题,更在服务期间收获了一段难得的亲情。
以法律之盾 为困境儿童筑就温暖港湾
(上下更多)
在贵州罗甸的群山中,年幼的阿俊和阿巧(化名)早早尝到了生活的苦涩。父亲病逝,母亲改嫁远走,只剩兄妹二人守着空荡荡的老屋,在风雨中相依为命。正当两个孩子前路迷茫之际,他们的姑妈阿珍(化名)站了出来。尽管自己生活清贫,这位善良的农妇仍毅然伸出双手:“娃娃不能没人管。”她将侄儿侄女接回家中,用柔弱的肩膀扛起了生活的重担。然而真正改变命运的转折,发生在她得知可以寻求法律援助之后,怀着希望,她走进了罗甸县法律援助中心。
命运的齿轮在这一刻开始转动,了解到姑侄三人的艰难处境,李梓宾律师深感责任重大,他决定全力介入这个案件,提供无偿的法律援助。面对这个破碎的家庭,李梓宾律师制定了一个清晰的三步计划,用法律的力量,一步步为两个孩子重建生活的根基。
展开剩余81%李梓宾律师首先面对的是为孩子们建立一个法律上的“家”。他迅速协助姑妈提起变更监护权诉讼,开始了关键的第一步。那些日子里,他反复梳理法律条文、收集证据,多次前往相关部门沟通协调。法庭上,他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情理交融地陈述这个家庭的特殊情况。最终,法院判决姑妈阿珍正式成为兄妹俩的法定监护人,孩子们终于有了坚实的法律依靠。
然而,监护权的获得只是第一步。孩子们虽然有了法律上的依靠,但生存问题依然严峻,父亲去世后留下的房产仍悬而未决,生母远嫁他乡,既未承担抚养责任,也未曾处置这份财产。李梓宾律师意识到,这处房产是兄妹俩未来最重要的保障。他果断采取第二步行动:以孩子们的名义向生母提起抚养费诉讼。在罗甸县法院,他掷地有声地强调父母对未成年子女法定的抚养义务以及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重要性;上诉至中院时,他既释法理也讲人情,最终法院采纳了他的意见,判决将原属父母共有的房产确权归两个孩子所有。一纸判决,为兄妹俩争回的不仅是一个遮风挡雨的屋檐,更是他们走向未来的底气与屏障。
解决了住所问题后,李梓宾律师意识到,这个家庭的经济困境依然紧迫。姑妈阿珍独自抚养两个孩子十分艰难,仅靠亲情和房产仍难以维持日常开销。他没有停下脚步,紧接着展开了第三步工作:为这个家庭争取基本生活保障。凭借驻点期间与当地各部门建立的工作关系,他主动奔走于民政、街道、社保等单位之间,反复说明孩子的特殊困境,并依法依规提交家庭证明材料。经过持续沟通与协调,最终成功为兄妹俩申请到了低保待遇。这一纸批文,意味着基本生活有了保障,也让阿珍肩上的担子终于轻了一些。
从争取监护权、讨回房产到落实低保,李梓宾律师用三步坚实的法律行动,为一个濒临破碎的家庭重新筑起了生活的框架,也挽救了两个一度失去依靠的孩子。在长久的陪伴与守护中,他毫无保留的付出赢得了孩子们最真挚的回应——他们已将他认作了“干爹”。这份始于职责的援助,早已在日复一日的真诚中,化作超越身份的亲情。
(李梓宾律师与受援兄妹的合影)
“这份亲情是我在罗甸最宝贵的收获,”李梓宾动情地说道,“它让我更加坚定了做好法律援助工作的决心”。
以乡音普法 让法治种子在民族地区生根
(上下更多)
在完成个案援助之余,李梓宾律师深入布依村寨。他不仅用乡音乡情讲解法律,更创新普法方式,与通晓布依语的同事协作,将民法典知识与群众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让法治的种子在这片少数民族聚居的土地上悄然生长。
2023年8月以来,他协助政府审查文件40余份,参与重大纠纷调解20余次,为群众起草法律文书132份,覆盖劳动争议、婚姻家事、侵权赔偿等多类纠纷;接待群众及企业咨询超520次,协助化解群体性劳资纠纷2起,涉案金额约60万元。同时,他承办各类案件132件,开展法治宣讲70余场,走进校园、军营、社区与村居,推动法律知识深入人心。
(李梓宾律师在服务地开展普法活动)
在两年的时间里,共四次走进武装部及武警中队,为武警官兵及预备役士兵们详尽讲解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退役军人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人保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人地位和权益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等法律法规。
他的付出也收获了真挚的回应:五面锦旗,一份份跨越民族的信赖,还有当地孩子那句真诚的“干爹”。这一切,都在默默书写着粤黔相连的深厚情谊。
(受援对象为李梓宾律师送锦旗)
以课件为桥 把法律知识变成 “知心话”
(上下更多)
除了奔走于村寨之间,李梓宾还伏案灯下,精心准备了四十七份基层普法课件。这些课件并非照本宣科,而是他结合罗甸当地多民族、多纠纷类型的特点,“量身定制”的实用法律指南。
例如,在讲解土地纠纷时,他引用本县真实案例,将《土地管理法》与当地村寨及历史文化传统相结合,用图示说明如何依法依俗明确地界。一场原本可能引发家族冲突的纠纷,通过他的课件讲解得以理性化解。
在防范电信诈骗及校园霸凌普法中,他不仅讲解法律条文,更收集整理了布依族聚居地区多发的“冒充熟人”、“民族补贴退款”等诈骗案例,结合未成年人易发高发的校园霸凌行为,将其编辑成小品并表演,让晦涩的法条,难以预见的隐患通过更加喜闻乐见的方式让群众知晓。
从未成年人保护到婚姻财产分割,他用一个个鲜活的案例、一幅幅直观的图表,把复杂的法条变成了乡亲们“看得懂、学得会、用得上”的知心话。
李梓宾律师的故事,正是中国法律援助实践的生动缩影。在他身后,还有许许多多法律援助律师,奔走在田间地头、穿梭在街巷社区,用专业捍卫公平,用温情化解困境,修复着一个个陷入困境的家庭,真正把法治关怀带到群众身边。
来源:广东律师之家股票配资平台查询
发布于:北京市旗开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